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集体备课 > 2021年春学期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七)

2021年春学期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七)

2021年04月19日 16:46:21 访问量:398

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   间

4月19日下午

地点

二楼办公室

主 持 人

李慧文

主备教师

李慧文

记录人

顾爱峰

参与人员

李慧文、顾爱峰

此后一周教学内容

《12.为人民服务》《13.金色的鱼钩》

本次集体备课内容

《12.为人民服务》

上周教学反思

 

顾爱峰: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的教学,重点抓住“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阅读——品析——议论——整理”的系列阅读活动,从而领悟到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充满信心的人。在深入探究的环节,引导学生研读文中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和言行的句子。着重让学生体会李大钊说的两句话,一是“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二是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的“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抓住“坚决”“常”“轻易”“什么时候”等词展开教学,从人物语言突破,贴近人物内心,从而感受到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灵魂。

 

李慧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写的一篇回忆录。这一课的教学,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李大钊是怎样的人,并以此为线索,抓住重点词句探究;二是抓住文章表现的情感,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李大钊的崇高品质。教学时挖掘文中的“空白点”,如“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引导学生猜测李大钊当时心里想些什么;再如“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想象李大钊有哪些话没有机会对妻子和孩子说。通过合理的想象,学生交流,既让他们走进李大钊的内心,体会李大钊当时的情感,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口语表达训练。

 

 

主备教师发言

教材分析:

第12课《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是一篇演讲稿,属于议论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选编这篇文章,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根据课标要求,教学时一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熟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二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讨论、交流。在引导学生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启发他们联系实际更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要论述的观点。

教学目标:

1.学会“彻、迁”等9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5.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背诵第2、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多读几遍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一些各行各业劳动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课题前,先来看一些照片,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为了谁?

生:他们那样做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能够更加幸福地生活。

师:对,为人民服务。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为了人民,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有的甚至连生命都可以牺牲。他们都是最让人感动的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为人民服务》。(板书:为人民服务)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

2.写作背景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当时,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3.人物介绍

张思德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 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9月5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四、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朗读课文,想想: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指名说一说段落意思。

学生阅读后讨论完成预设:

第一方面: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第二方面: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教师点拨第2自然段,并进行朗读指导,尝试背诵)

第三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点拨并朗读文段)

第五方面: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3.教师小结: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

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本的生字生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所写的几方面内容。

2.尝试背诵第2、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背诵情况。

2.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几方面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完成习题

1.自由读第1自然段,结合这一自然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2.“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出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画横线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3.学习第2自然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2自然段,画一画不理解的句子,提出问题。

4.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画出有关语句。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板书:死的意义: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领会重点句的意思,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学习第3自然段:

(1)“因为我们……照你的办。”

教师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2)“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6.读第4自然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再把不懂的句子画出来,小组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

①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②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③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7.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开追悼会?

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三、回归整体,小结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语句在逻辑上是严谨的。

2.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作业设计:

1.背诵第2、3自然段。

2.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

板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死的意义

不怕批评

团结互助

 

 

 

 

 

顾爱峰:

文体意识是沟通学生语感和境感的唯一枢纽,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文体,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和运用,为以后的议论文学习奠定基础。将课文由薄读厚,了解毛主席用了哪些方法论述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深意,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

 

李慧文:

扣住文后第3 题,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其中的几对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在自读思考之后,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这些关联词的作用。老师做必要的讲解:在议论文中,恰当地使用一些关联词,让文段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读起来特别有逻辑性。

 

顾爱峰:

坚持“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诵读日常积累的关于生死的名言。立足课文第2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尝试背诵;在此基础上,力求加强课外与课外的联系,引导学生阅读英雄人物的事迹,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努力促进教学向学生开放,向生活开放,向未来开放,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李慧文:

读中悟写,以写促读,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读写互动。读《为人民服务》这样的经典文章,更要动笔写。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在分享中感受文本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课上学到的引用、对比、举例子等方法,写一写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过“写”来拓展延伸,达到情感的升华。

 

 

编辑:李慧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公安机关备案号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028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