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集体备课 > 2021年春学期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五)

2021年春学期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五)

2021年03月29日 16:45:16 访问量:493

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  间

3月29日下午

地点

二楼办公室

主 持 人

李慧文

主备教师

李慧文

记录人

顾爱峰

参与人员

李慧文、顾爱峰

此后一周教学内容

《那个星期天》《10.古诗三首》

本次集体备课内容

《10.古诗三首》

上周教学反思

顾爱峰:

《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交流平台”部分。在上课伊始,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出示人物的图片,了解名著作品的阅读方法。在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寻找人物的评价方法;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了“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两部分。主要是学习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大量的举例与学生实践,学生基本掌握了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接下来学习如何锤炼语言,为学生平时的习作和语言运用打下了基础。

《匆匆》一课的教学,注重让学生体会优美句子的意境和内涵。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引导学生体会春天景色的生机勃勃,进一步领悟作者不仅仅是为了写美景,也是为了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理解宝贵的时间易逝的道理,让他们学会珍惜时间。

 

李慧文:

教学《语文园地二》,对于“日积月累”部分的警句,先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再指导他们诵读,然后背诵;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搜集读书、珍惜时间、虚心学习、多实践等主题的名言、俗语等,多读多思,鼓励他们做好积累的同时大胆地运用到写作和口语交际当中。

《匆匆》一文巧妙的用词使句子变得优美,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句子更生动,更能感染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带领学生把这篇优美的散文背下来了。小练笔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短小的文章,把自己对珍惜时间的新认识写下来,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及时地“输出”,训练了写作能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主备教师发言

教材分析:

第10课《古诗三首》是本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紧扣单元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需要学生更多地了解诗人的生平资料,深入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对培养学生的理解挖掘能力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这一课中,《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前两句描写了边塞肃杀的风光,后两句以马喻己,表达了渴望受到赏识、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石灰吟》是明代爱国诗人、名臣于谦的作品,他托物言志,以石灰自喻,表明自己不怕牺牲、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竹石》是清代诗人、书画家郑燮的作品,诗人通过描写竹子的品质,表达自己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高风亮节。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感知诗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查找诗人的生平简介,初读古诗,划出喜欢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成语导入,激发兴趣

一()当先  ()到成功    老()识途

千军万()   万()奔腾   快()加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马的诗,看一看唐朝的李贺赋予了马怎样的形象。

(板书:马诗)

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三、大概了解古诗

1.学习古诗的方法。

2.简介作者,酝酿情感。

通过对李贺生平的阅读你有什么感受?他像一匹怎样的马?

3.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4.诗文大意。

四、体察诗蕴, 品悟诗情

1.诗中写了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充分发挥你的调动你的所有感觉,想一想,这首诗中的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景物、色彩、环境、气氛等)

大漠、沙、燕山、月;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战场景色。

2.前两句这是一句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描写悲凉、肃杀的战场景色,也代表有志之士报国的决心。

(1)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大漠”“燕山”等地方,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也是战马奔驰之地。

(2)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大漠、燕山”空阔寂寥、清冷大气的场面。师相机点拨: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板书:空旷冷峻)

3.比较“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和“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不同?联系李贺的生平,你感受到李贺怎样的心境?(板书:慨叹  何)

(1)“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象征马受重用)

(2)为什么是“踏清秋”?用“踩”好不好?为什么?(“踏清秋”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3)你从“快走”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快走”二字,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4)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作者希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板书:渴望、感慨、愤懑、矛盾   借物喻人)

五、总结

1.题目是《马诗》,却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为什么?

生:因为诗人是借马来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及怀才不遇的感叹。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情境,体会作者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李贺的《马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石灰吟》和《竹石》这两首古诗。(板书:石灰吟  竹石)

二、初步感知,理解诗意

(1)作者简介。

(2)初步感知大意:

①《石灰吟》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逐句理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②《竹石》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作者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逐句理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破岩:破裂的岩石。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任:任凭。 尔:你。

三、感悟诗歌,体会情感

1.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石灰与竹子给你分别留下怎样的印象?(板书:石灰 竹子)

  石灰: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烧制石灰时面对严峻的考验。

  朗读,读出石灰的面对各种考验泰然自若。

  竹子:长在高山岩石中的竹子。它高大挺拔,扎根艰难与顽强。

  看图,感受竹子的坚强。

  朗读,读出长在岩石中的竹子在那种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2.深入感知作者的情感:

  再读古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用上咱们上节课学会的方法,联系作者写诗时的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生平,小组讨论,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汇报。

 《石灰吟》:

  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感受。重点体会“清白”,这个“清白”到底指什么?

  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于谦就是这样,到死也不向恶势力低头,实践了他的誓言。(板书:不怕牺牲)

  教师小结:这就叫做“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

  朗读,把诗中“物”的形象与所蕴含的精神融合起来,读出作者的情感。

   《竹石》呢?汇报: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引导学生认识:

A.《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诗人的情感。作者借赞美岩竹的坚定、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板书:要有骨气)

朗读,读出做人的道理。

B.再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我们也能看到诗人自己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朗读,读出诗人所言的志向。

四、总结方法,深华主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古诗,具有什么特点?(托物言志)

2.背诵这三首古诗。

 

作业设计:

1.背诵三首古诗并默写《竹石》。

2.积累运用托物言志写法的古诗。

板书设计:

10.古诗三首

马诗

           唐代   李贺

空旷冷峻

慨叹  何

渴望、感慨、愤懑、矛盾      借物喻人

 

石灰吟   石灰   不怕牺牲

明代于谦            托物言志     

竹石    竹子    坚强不屈

清代   郑燮

 

 

 

顾爱峰:

读好读美古诗是古诗诵读教学的重要内容。针对《马诗》的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比如“大漠”“月似钩”,必须借助图片表现出来。理解“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播放岳飞的《满江红》,配上展示策马冲杀的画面,通过创设情境,加上音乐的渲染,能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理解诗人李贺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李慧文:

学习《石灰吟》一诗,可借助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从而引导学生想象意境,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学生可能对石灰的产生过程不熟悉,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知道石灰是经过“千锤万击”从深山开采出来的。再播放石灰的“生命历程”视频,让学生明白:千锤万击(石头出山)——烈火焚烧(成为生石灰)——(水中浸泡)——粉身碎骨(成为熟石灰)——粉刷房屋,留下清白。如此教学,学生就能理解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从而感悟诗人崇高的志向。

 

顾爱峰:

    教学《竹石》一课时,应抓住诗中的“咬”字,引导学生先理解这个字的意思,然后拓展开去,想象竹子盘根错节的模样,想象竹子牢牢扎根在山石之间的情景。“咬定”二字,把竹子拟人化,表面上写竹,实则是写人。可让学生换字,进行比较,体会诗人用字的精炼。

 

李慧文:

朗读指导,老师的范读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对古诗的节奏、韵律等不够清楚。所以,老师及时地范读指导,能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另外,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如比赛读、轮读、齐读、配乐读等。在这样的训练当中,学生就能逐渐读好诗,水到渠成地进入诗的意境当中。

 

编辑:李慧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公安机关备案号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028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