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集体备课 > 2023年秋学期语文集体备课一(初稿)

2023年秋学期语文集体备课一(初稿)

2023年09月11日 14:34:09 访问量:542

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   间

2023年9月11日

地点

二楼办公室

主 持 人

赵银君

主备教师

李慧文

记录人

 

参与人员

语文组全体教师

本次集体备课内容

《5.七律·长征》

上周教学反思

 

上周主要带领学生学了第1课《草原》和第2课《丁香结》,反思如下:

1.《草原》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教这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读《草原》,共赏草原的风景美、人情美、风俗美。和学生一起背第1自然段,教给他们方法:给句子标序号,理一理顺序,找出关键词,联想一幅幅画,多读再试背,背诵查疏漏。可以配乐背,背错了无所谓;可以抄一遍,抄写帮助记忆。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边背边夸草原夸自己。第1自然段有“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文章结尾有老舍的诗句,和学生一起吟小诗,随意发挥,领悟到的或被触发的情感尽在其中。再积累草原主题诗,如《敕勒歌》《赋得古原草送别》,再添两首——唐朝高骈的《边方春兴》:“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宋代杨万里的《草原》:“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2.《丁香结》是女作家宗璞写的,与《草原》风格不一样,显得柔美、热情又含蓄,文采斐然。我带着孩子们品味“金句”,在反复朗读中揣摩语言,以课文为引子展开想象,畅谈自己的感受,积累语感;吟诵关于丁香的四句诗词,体会古人不同的忧愁和深情。在感悟结尾主旨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比较不一样的人生态度带来不一样的人生价值,从而明白面对人生路上的种种坎坷,我们要有一颗乐观、洒脱的心,不被困难吓倒、打倒。

 

主备教师发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结合单元内容和语文要素,学生在单元学习中需要理解的两个大概念。大概念一:重温革命岁月,可以培养爱国情怀。大概念二: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可以更好的表现场面的特点。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定格“精彩瞬间”活动分享。本文作为单元内的一篇精读课文,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问题驱动,通过抓关键字词,借助资料,想象画面,定格“精彩瞬间”,体会诗句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主席创作的一首革命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他们历尽艰险,跋山涉水,穿越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四川等十几个省份,最后顺利到达了目的地。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如今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恢弘的诗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里千山只等闲”语言直白,语气豪迈地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其中“不怕”二字以坚定不移的语气,铿锵有力的语态表现了红军面对长征中的千难万险,毫不退缩,勇敢顽强。“万水千山”的所指与平时我们所说的“千山万水”含义不同,这里是指一座座山,一条条河的险阻与艰难。“等闲”意为“平常”,我们平日常说的“等闲之辈”就是“平常人”的意思,在这里是指,红军把万水千山的险阻与艰难视若平常,与“不怕”前后呼应,表现出红军不畏险阻的英雄形象以及他们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结合注释得知,“五岭”具体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逶迤”意为道路蜿蜒曲折,“五岭逶迤”是红军长征途中艰难险阻的具体化,而“腾细浪”则是红军面临艰难险阻的态度,即把眼前绵延起伏的五岭山脉比作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乌蒙磅礴”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险阻困境的具体化,但红军的态度是“走泥丸”,即使是面对高大的乌蒙山脉,他们也只看作是脚下滚动的小泥丸而已,突显了红军藐视一切困难险境的态度和决心。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中包含了两个长征故事,分别是“巧夺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如果想要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搜集与这两个长征故事相关的资料,感受“巧夺金沙江”时的喜悦,以及“飞夺泸定桥”时的悲壮,进而理解“暖”和“寒”所表达的情感——“暖”字表现的是战胜困难时的喜悦;“寒”字表现的是九死一生的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学生可以联系上面的四句诗体会,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围剿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因此“更喜”,不仅如此,学生结合资料还能发现,红军翻越过岷山,进入陕北,就离胜利会使不远了,因此“三军过后尽开颜”,以此作结,使整首诗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教学目标:

1.体会“对比”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

2.抓住关键词句,感悟红军战士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拓展阅读相关诗词,体会毛主席对人民解放军的赞扬和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了解“长征”

1.提问:1934年,中央红军面临数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包围,在生死存亡关头,应该怎么做?在战略大转移过程中,遭遇无数艰难险阻,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2.回顾长征,毛泽东主席写下了——

(生齐读)5.七律·长征

二、引导对比,发现七律特点

1.七言律诗共八句,两句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第二、四、六、八句最后一个字押韵,这首七律押an韵。

3.颔联、颈联对仗。

4.借助停顿读准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抓住“对比”,感悟诗情

1.这首诗是围绕哪两句写的?首联中有“对比”。(板书:远征难    只等闲)

你从这儿的对比中体会出毛主席怎样的情感?扣住“不怕”一词体会:赞扬红军战士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2.说是“万水千山”,其实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

问题来了:红军长征可以说步步艰难,步步惊心,但是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写显然不可能,怎么办?

师:哦,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毛主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首联中“万水千山”等于是“面”,下面的地名是“点”。“五岭”“乌蒙”“岷山”是山的代表,那“金沙”“大渡”就是水的典型。

齐读首联,男生读颔联,女生读颈联,齐读尾联。

3.诗中有对比。

想象“五岭逶迤”“乌蒙磅礴”之艰难:对普通人来说,难于上青天。

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中的缩小夸张:红军战士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藐视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生齐读:怀着敬佩的心情,读出磅礴的气势。

4.诗中有故事。

一分钟故事:巧渡金沙江,心情喜悦。

一分钟视频:飞夺泸定桥,感觉悲壮。

齐读,体会不同的情感。

5.“更喜”两句把全诗推向高潮——齐读尾联。

回顾诗中的长征,说说红军战士凭着什么精神让“万水千山只等闲”: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拓展朗诵,体会伟人情怀

1.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六盘山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前的最后一座高山。此词是10月7日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自由练读,说说从词中感受到毛主席怎样的思想感情。

齐读全词。

2.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1949年毛泽东听到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的喜讯后写下的一首诗。全诗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自由朗读,体会: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毛主席想表达什么。

齐读全诗。

五、再读《七律·长征》,推荐阅读

1.齐读《七律·长征》。

2.布置课后作业:

读一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搜集资料,阅读长征故事。

板书设计:         

5.七律·长征

 

远征难

只等闲

 

编辑:李慧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公安机关备案号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028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