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集体备课 > 2021秋学期语文集体备课三(初稿)

2021秋学期语文集体备课三(初稿)

2021年10月11日 15:31:56 访问量:451

12.古诗三首

执教:李慧文

教材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这三首都是爱国诗篇,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本课要求让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准确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借助历史背景资料,理解《示儿》《题临安邸》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后默写。

3.拓展《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泊秦淮》,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难点:
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动笔写一写。

课前准备:

提供历史背景资料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泊秦淮》。

教学过程:

1、出示课本插页,介绍历史背景

1.点击两处“南宋”,介绍《示儿》诗人陆游、《题临安邸》诗人林升都是南宋人。宋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都城开封,南宋都城为临安,两城相隔一千七百多里。

2.宋代统治者为什么会迁都呢?介绍“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攻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赵氏皇族、后宫妃嫔、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3.身为南宋诗人,陆游写下了《示儿》,林升写下了《题临安邸》,这两首都是爱国名诗。

二、理解诗意

1.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这两首诗的题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引导交流。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指名说一说。

三、体会诗人情感

过渡:我们可以借助注释理解诗句,还可以借助另外一首诗来理解所学的这首诗。

1.读一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再读《示儿》,讨论:《示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点拨: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说说理由。

(2)质疑:诗人明明知道死后万事皆空,还要让儿子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3)示范朗诵,齐背。

(4)在任务单上练一练:《示儿》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5)默写《示儿》,下课后再交。

过渡:陆游为什么如此之“悲”?我们接着往下学。

2.读一读《泊秦淮》,再读《题临安邸》,讨论:《题临安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点拨:诗中第三句,“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联系生活实际,一般什么会“熏”人?此处,诗人用“熏”字讽刺南宋统治者不思救国却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丑恶风气。山河破碎,百姓受苦,他们居然“醉”了,联系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你怎么想?读一读。

(2)对此,陆游心中悲痛;林升心中则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统治者不顾国难、只求苟且偷安的愤怒之情,他触景生情写下了《题临安邸》。

示范朗诵,齐背。

(3)练一练,说:《题临安邸》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四、总结延伸

1.“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南宋国弱民苦,陆游和林升表达了他们心中的爱与恨,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中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2.课后作业:

    读一读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岳飞的《满江红》。

板书设计:

12.古诗三首

 

                爱国

编辑:李慧文
评论区
周爱琴(2021/10/11 21:41:29)

在我国历史上,南宋是一个耻辱、软弱、令人悲愤的朝代。陆游的《示儿》借遗嘱表达心中之悲,林升的《题临安邸》则用反讽的手法抒发满腔的愤怒之情。五年级学生要想理解诗人的情感,当然必须借助背景资料,课堂学习不至于那么困难。
以一带一,把这节课的容量扩充为四首诗,形成了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群文学习。要想达成课堂学习目标,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考虑把握好时间节奏。

回复 支持[0] 反对[0]
赵银君(2021/10/14 11:44:47)

这两首古诗都是南宋诗人的作品,反映的是相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情况。但是两首诗所反映的社会角度又是不一样的。《题临安邸》表现了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至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沦陷的原因及江南面临的命运。《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题临安邸》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作者林升看到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偏安,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心里话。只有开头让生彻底了解了历史背景,融入到氛围中去,会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卢月红(2021/10/14 13:45:15)

《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这三首都是爱国名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这节课讲《示儿》和《题临安邸》。要学好这两首古诗,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和搜集及资料的能力,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布置他们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课上交流,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堂上总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两首诗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示儿》在于叙事抒情,而《题临安邸》则在于借景抒情,从而使学生了解一些古诗词的创作方法。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华丹(2021/10/18 10:37:54)

《示儿》《题临安邸》两首诗背景相似,李老师将这两首诗拿出来一起教学,体现了他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与课堂教学设计的灵活运用。这两首诗描写的情景距离学生生活很遥远,李老师通过课前准备历史背景资料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泊秦淮》,让学生一下子拉近与作者的距离,理解故事创作背景是理解古诗的重要前提,为后面学生理解诗意以及情感把握提供创设了良好的前提。
在教授《题临安邸》一诗如叶能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背诵环节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0] 反对[0]
赵宝莉(2021/10/18 14:03:13)

《示儿》与《题临安邸》都是南宋诗人的写的,而且社会背景相同。但是,时隔数百年,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参透诗中的意境确实很难。所以李老师在课中设计时,对学生进行了“靖康之耻”的知识补充。设计中淡化了诗意的解释,着力于引导孩子们去体验、把握诗歌的情感脉搏。通过当时有关宋朝社会背景的一些资料,激发学生对分略者的仇恨,对作者赤诚的爱国热情的敬佩。
这节课,也充分显示了“大语文”观,适当地进行了课后拓展。读《夏日绝句》和《满江红》,这些爱国诗篇的拓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网状” 的积累模式,达到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张冬萍(2021/11/1 8:43:29)

《示儿》和《题临安邸》。要学好这两首古诗,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和搜集及资料的能力,在预习的时候,李老师布置他们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课上交流,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公安机关备案号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028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