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集体备课 > 2020年秋学期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十)

2020年秋学期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十)

2020年11月09日 16:18:36 访问量:887

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   间

11月9日下午

地点

二楼办公室

主 持 人

卢月红

主备教师

周爱琴

记录人

卢月红

参与人员

卢月红、周爱琴

此后一周教学内容

《画》《大小多少》《小书包》

本次集体备课内容

《画》

上周教学反思

 

卢月红:

在《四季》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的读。初读正音──再读认字──熟读理解──选读朗诵,通过变换各种形式进行朗读,帮助学生尽快地熟悉课文,理解和运用语言。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去欣赏四季优美的图片,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和喜欢的理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拉近与课文之间的距离;然后设置如下情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季节中的一处景观或其它事物,自己编儿歌进行扩展练习,使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

 

周爱琴:

《江南》一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非常适合儿童阅读和吟唱。如果把生字抽出来,整首诗的韵律就会被破坏,不利于目标的达成,所以在识字环节我采用的是随文朗读中识字,在语境中识字,借插图识字、解词,让一个个汉字“动”起来,“活”起来。再按结构“以一带面”的分类指导按笔顺描红、书写,掌握书写规律,突出重难点。

在品味诗意时,借插图对“东西南北”和五个“戏”字的理解,把隐藏于诗句中的画面读“活”了。所以无论是读文字,还是写汉字,呈现于学生面前的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体”,读与写的良好习惯于无声中得以培养。

主备教师发言

教材分析:

   《画》这篇课文中,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去”和“来”是意思相反的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远”和“近”、“有”和“无”、“去”和“来”是意思相反的词。

图文结合,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画作,激发兴趣

课件依次出现“山、水、花、鸟”画,学生欣赏并说出图画内容。

看,老师带来了这幅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画》。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眼睛跟着文字走,老师读到哪里,小朋友的眼睛就要看到哪里。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出示山水花鸟图,画上有哪些景物呢?读一读,圈一圈。

4.学生观察表达。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5.指导学生读古诗,注意把“山、水、花、鸟”这四个字读清楚。

6.观察图画,找出最远的景物(山)和最近的景物(水)。

7.出示古诗

远看  有色,近听  无声,春去  还在,人来  不惊。

教师范读,学生倾听并思考要填写的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完整古诗,指导学生读正确。

三、认读生字,加深体验。

1.识字(开火车认读)

2.多种形式读生字。

四、诵读古诗,想象体会。

1.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古诗,同桌互读。

2.逐句指导朗读。画中的这些山、水、花、鸟是什么样子?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1)哪一句写了山?(远看山有色)

观察图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平时我们见到的山都是有颜色的?(绿色、青色)画上的山是有颜色的(出示青山图),远远就能看到,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山并没有太多的不同。教学“色”,认识新偏旁,斜刀头。仔细看“色”怎么记?色就是指颜色。连绵起伏的青山,多美呀!读出美美的感觉。

(2)找出写“水”的句子。(近听水无声)

出示词卡水和水流图,水字两边的横撇和撇捺表示水流动时激起的水花,水面激起水花了,让我们相像一下,你会听到什么呢?(模仿水流哗哗的声音)水这个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水花,还让我们想象到水声,再认一认这个“水”字。

画上的水怎样呢?请一个小朋友走近听一听瀑布。

(学生走上台,靠近画听)你听到了什么?没有声音就叫做“无声”(出示词卡:无声),指名读。为什么听不到流水声?(画中的水不会流动)小结:前两句从远到近描写了山和水。

(3)画上花又是什么样?花——春天百花盛开。

出示词卡去及一个人张开双臂,迈开大步离开住处的图片)去字上面部分就像是一个人张开双臂,迈开大步走的样子,下面部分代表他的住处。合起来代表这个人离开了住处。课文里说“春去”就是指?(春天走了,春天离开了)仔细看看图,春天走了,花是什么样子的?(开着,红艳艳的)是的,春天过去了,我们身边的花儿都凋零了,这里的花儿还在盛开着,花儿没有凋谢,为什么?

(图画中的花朵)指导读好句子。

(4)小鸟呢,我们儿打招呼吧。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指名上台仔细看,拍手、挥手、召唤它,看看小鸟有什么表现。指名回答,不惊就是不害怕。人来了,为什么小鸟不理睬我们?(再次点题,因为这是画)

完整地朗读古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一幅画)

教学生字“来”。

小结:这首诗就像一则谜语,诗句是谜面,谜底就是诗的题目——画。古诗《画》,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齐读古诗。

五、教学生字

1.复习生字: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

2出示生字“来、去”指名认读。

3.范写“来”:左右对称,竖落在竖中线上,橫画之间距离适中。

4.教师范写“去”,第三笔长横在横中线上。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的姿势,发现问题,反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读生字。3.去拼音朗读全文。

二、再读古诗,体会诗意

(一)出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1.齐读前两句诗,在这两句诗中,还藏着两组反义词,你们找到了吗?(点红远和近)这两个字都有一个新偏旁,叫走之,板书“辶”,“远、近”都是走之底,“元”“斤”提示我们字的读音。带有走之的字大多和行走有关系。找一找诗中还有哪个字也是走之底?(还)

出示远景和近景的图片,用“远……近……”说话

远处有(   ),近处有(   )。

(   )在远处,(   )在近处。 

你还能用“远、近”说什么句子?(提示:谁家离学校远一些;你和谁的座位比较近。)

小结:“远”和“近”是一对反义词。

2.“无”和“天”进行比较。

“无”表示没有,和“有”意思相反。师生对反义词:有用——无用,有事——无事,有情有义——无情无义。

3.对比朗读前两句诗,你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山”和“水”相对,“看”和“听”意思相对。初步感受“对仗”。

交流“色、声、听”的读音,认识相应的偏旁。

4.尝试背诵。

(二)指导学习后两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学生朗读、交流。

重点指导“来、去”这一对反义词,分别组词、造句。

演一演:小鸟飞来,小鸟飞去。

说一说:小力离我近,小东离我远。

做一做:一只手里有东西,一只手里没东西。

尝试背诵。

(三)朗读背诵整首诗。

三、拓展练习

我们从古诗种找出了三对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你会用这些反义词造句吗?

四、课堂练习

1.选择正确的读音圈起来。

近(jìn jìnɡ)色(sè shè)声(shēn shēnɡ)听(tīnɡ tīn)

2.按课文内容填写。

(  )看(  )有色,(  )听水无(  ),春(  )花(  )在,人(  )鸟不惊。

图上画的是(  )(  )(  ) 和(  )。

为什么“人来鸟不惊”?因为这是一幅(  )。

3.拓展练习:读读想想。

大水牛,爱洗澡。

泡在河里像座岛。麻雀飞来歇歇脚,惹得水牛尾巴摇。

(1)这首儿歌描写的是(水牛)。

(2)儿歌说水牛像(一座岛)。

(3)水牛摇尾巴是因为要(赶走麻雀)。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水”,指名认读。

2.教学“水”

(1)出示“水”的笔顺表,对照笔顺表书空“水”的笔顺,总结书写规则:先中间后两边。

(2)教师范写“水”,提示:“水”的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横撇不能靠着竖钩,撇和捺不能写成一笔。

3.教学不。

(1)记忆字形,怎么记住“不”,用“还”去掉“走之儿”。

(2)教师范写“不”,提示:第一笔横画要长,竖从撇上起笔,最后一笔是长点。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的姿势,发现问题,反馈指导。

 

作业设计:

1.认真描红,然后写好本课生字。

2.反义词练习

   远(   )  来(   )

 

板书设计:

远看——山

近看——水

 

 

 

 

 

卢月红:

可以抓住学生好动、好奇、爱表现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儿歌引出课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并让学生先从整体再由远到近观察,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感受景物的美。

 

周爱琴:

教学时,抓住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引导学生自主读诗,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低年级小学生喜欢的方法进行检查反馈:出示课件“生字宝宝”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用生字卡片请学生抢读。在学生读通诗句后,抓住诗句中的着眼点,把精力放在诗句的品析朗读上,借助课件在读中让学生感悟诗句的美,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卢月红:

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学习主体,通过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图文对比,感悟诗句的内容。诗句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在引导朗读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让他们从一年级第一学期起就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从而培养他们注意学会倾听的能力和良好的评价能力。

 

周爱琴:

诗中有几对意思相反的词,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它们的意思。然后说一说课后的几对反义词,用音节把它们写下来,再说说生活中还知道哪些反义词,学生是聪明的,能说出很多来。

  教学识字时,既要总结前期学习的识字知识,也要适当地渗透一些识字的方法,采用活泼有趣的方式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编辑:周爱琴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公安机关备案号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028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