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集体备课 > 习作《写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习作《写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2016年03月22日 10:08:26 访问量:4017

习作《写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泰兴市老叶小学   顾爱峰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指导

【教材简析】

作为小学阶段的结束,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旨在巩固学生习得的写作知识,提高学生掌握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为第四学段奠定基础。习作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多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等问题。本次习作是小学阶段教材安排的最后一次习作训练,内容是“给老师写一封信”,要引导学生回顾六年的小学生活,再现老师诲人不倦的形象,激起学生心中对老师的情感,用一个个具体动人的情景表现对教师的感激与眷恋。

【教学目标】

1、读懂习作要求,复习书信的格式,使学生懂得可以通过书信来表达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借鉴学过的课文和例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通过具体情境,表达对老师的真情实感。

3、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对老师和母校的眷恋和感激之情,为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学会表情达意的方法。

2、启发学生回顾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的关爱和教诲,通过具体事例和典型的场景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眷恋和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积淀情感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认真读了《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一幕幕往事的回忆,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我们都被那纯真的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再过几个月,我们也即将毕业,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不知道多年以后你们可还记得你们的小学老师。作为老师的我们,总盼着学生能快快长大,可每每到送走一批批的毕业生时,心里又有着几许的不舍和空荡。说起我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呀,他们有的还经常跟我联系,有的还给我电子信件,读着他们写来的只言片语,我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里有一封学生写给我的信,你们想看吗?师一边配乐,一边深情地诵读。

2、听完后,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信中的哪些地方感动了你?指名学生说。

3、这里还有前些天收到的一条短消息,这是六年前的一位学生发给我的,想看吗?

(设计简析:高年级的学生,书面语言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他们学习范文的方式,不再停留在“模仿”,而是借鉴。习作例文的出示,不仅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范例,而且还能帮助他们进一步打开思路,丰富了习作的素材,逐步实现吸纳与倾吐的交融与互相促动。)

4、确实,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六年的光阴似箭,,一路有老师的陪伴;2000多个日子,从蒙昧无知到学有初成;六年的时光里,老师的关心和教诲,依然历历在目。此时此刻,即将走出小学校门的你,内心有怎样的感受?(生自由说:不舍、难过、怀念、百感交集……)

5、人生有聚散,师生情,难隔断!面对即将分别的老师,你内心的感受最想对哪位老师说?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酝酿情感,倾诉惜别之情)

(说一说)指名学生说。再将自己想说的话倾吐在纸上。(配乐创设情境)

1)跟您告别了,亲爱的班主任!

2)敬爱的启蒙老师,请您听我说!

3)别了,我亲爱的恩师!

4)再见了,我亲爱的一日之师

6、让我们来倾听你的心声吧!朗读学生的习作片段,师生共议。一起聆听同学们欲向老师诉说的心声。

(设计简析:通过创设情景,以深情的语言调动起学生内心的情感积淀,唤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再现与老师朝夕相处的情景,让他们敞开心扉相互倾诉、实现情感与思维的碰撞,产生想说、要说的强烈愿望,在学生没有任何写作负担的情况下将学生引入书面表达中。)

二、联系生活,打开思路

1、同学们,在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给了我们多少期待、关心、帮助和鼓励啊!老师的音容笑貌伴随我们每一天,亲密无间,老师诲人不倦的身影,都已深深地烙在我们心头。在这即将离别之际,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吧。

2、议一议: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位老师的哪些事情或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给你的感触最多呢?(学生自主回忆,同桌相互倾诉)

3、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说清楚、表达真情实感。

4、在信中,你有哪些话要对老师说?练习写片段(学生回忆和老师的交往,老师令你最难忘的事,告诉老师的小秘密,对老师的建议,自己的理想等。)

1)难忘,我___________时,                                              

2)怎能忘记,我在老师指导下获奖以后:                                    

3)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趴在课桌上                                        

4)老师,你知道我的远大理想吗?在这要分别得时刻,就让我告诉您吧!               5)老师,我要告诉您一个深藏在我心底的小秘密                              

6)老师,您什么都好,可有一点我想给您提个小建议                           

(设计简析:在这个环节当中,并不刻意安排学生学习“怎么写”,而是从学生的表达需要出发,在学生自主回忆、相互倾诉的同时,教师顺势挖掘细微感人之处,使学生自己感受到怎样表达真情实感;并且教师引导学生拓宽思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表达浓浓的师生情。)

三、回忆格式,下笔成文

1、复习书信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名字下方写日期。

2、出示温馨提示:

  1)要围绕中心,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情。

 (2)内容要真实,详略要得当,抒发真情实感。

 (3)写完后认真修改。

3、(写一写)难忘和老师相处的那一幕幕!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们把心中最难忘、最美好的记忆写下来,把心中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以书信的形式写下来,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

4、学生将刚才的片段整理成文,师巡视,相机点拨、指导,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鼓励学生的个性表达。

(设计简析:对写作要求没有做过多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然的进入到先说后写的的习作状态,使学生真正做到新课标中的八字方针—易于动笔、乐于写作。)

【板书设计】

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说真话  吐真情

 

 

 

编辑:顾爱峰
评论区
顾爱峰(2016/4/7 10:14:08)

我自己感觉这堂课做得不够到位的地方有:

  1、学习例文的时候,由于担心时间不够,有点“走过场”,例文中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比如“充满期待”“心不在焉”“愣神”“侥幸”“不知所措”“忐忑不安”等,我应该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一下,这也是将事情写具体的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描写。例文中还有通过对老师的眼神、动作这些细节描写来表现老师诲人不倦的形象,总之我应该引导学生读得细一些,这样才能将好的写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

  2、运用排比句式进行交流的面不够广,或许课堂上时间有限,我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只有四名学生当堂进行了交流,提到了三位老师,其实学生们写信的对象不止三位老师。事实上,我从学生写的作文中看到不少写得很精彩的语句,但很可惜没有当堂进行交流。

  3、还是涉及到时间问题,课堂上对于学生习作的讲评不够到位。由于只留给了学生十多分钟的写作时间,当堂重点练写一个典型事例的片段,我选用了写得最快的两位学生的习作来进行评讲,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篇习作中的优点,并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还应该找一份中等生的作文来让进行评讲,让大家运用集体的智慧帮助修改作文,达到共同写好作文的目的。同时我觉得老师要善于抓住共性问题予以击破,也要捕捉习作闪光点予以表扬、启发所有学生的思路。
  从这次学生完成习作的质量来看,我觉得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这封书信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赞美、眷恋之情,能够用一个典型事例来表现老师诲人不倦的形象,能够运用排比、比喻等方式增强表达效果。总而言之,学生们乐于表达,并能抒写出自己的真性情。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卢月红(2016/4/8 14:28:22)

1、教师在指导学生审题中,抓住本习作特点启发学生确定文章中心。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做了适时的、恰当的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这篇作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件事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和感激之情。
2、 上课伊始,教师就以深情的语言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积淀,唤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让他们诉说自己对老师的依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再现难忘的往事,实现了思维的碰撞。
3、教师能有意识的让学生回顾书信的书写要求,这为学生格式的正确与规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回复 支持[0] 反对[0]
蔡翠云(2016/4/8 14:33:45)

1、本节课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层次分明。
2、教师导入语精心设计,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公安机关备案号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028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