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学集体备课 > 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集体备课(二)

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集体备课(二)

2017年03月02日 14:41:52 访问量:823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近似数

教学内容

四下教科书第21~22页,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四第5~10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调整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后反思】

 

 

 

 

 

 

  • 附件(1个)
  • 近似数(课件).pptx (1178kb) 下载
编辑:叶兵
评论区
叶兵(2017/3/2 14:47:18)

教材分析:例6着重教学近似数的含义,给出2011年末,我国有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教职工大约220万人;有博物馆2650个,文物藏品大约1902万件(套)。在这些数据中,2409准确表达了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所数,2650准确表达了我国博物馆的个数;220万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的大约人数,1902万是博物馆藏品的大约数量。教材以这些数据为现实背景,指出“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教材接着问“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引导学生体会,上述的2409和2650是“精确数”,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从而初步建立近似数的概念。教学近似数的含义,应该让学生明白两点:一是近似数只表示某类事物大约有多少,它接近精确数,但不是精确数。二是当某类事物比较多,事物个数比较大时,人们或许不知道事物的精确个数,或许不需要精确数表示事物个数时,往往采用近似数。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叶兵(2017/3/2 14:48:46)

教材分析(2):例7着重教学求多位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给出某市有男性384204人,女性386685人。先在数轴上表示38万和39万的两点之间,分别画出表示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的点。在画点活动中体会384204比较接近38万,386685比较接近39万,从而判断384204的近似数是38万(380000),386685的近似数是39万(390000)。教学应充分交流求上面两个多位数的近似数的思考和方法,“辣椒”卡通的思考比较直观,他借助数轴上的点的位置,看到384204比385000小(在38万5千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比385000大(在38万5千的右边),接近39万。“番茄”卡通的思考稍抽象些,根据384204的千位上是4,判断这个多位数比38万5千小,接近38万;386685的千位上是6,判断这个多位数比38万5千大,接近39万。像“番茄”卡通这样的思考,就是通常用的“四舍五入法”。教学求多位数的近似数,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引导学生经历像“辣椒”卡通那样的形象思考,并提升成“番茄”卡通那样的抽象思考,才能理解四舍五入法。教材把“四舍五入”的方法在底注里具体阐述,仔细阅读这个底注,有助于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叶兵(2017/3/2 14:53:49)

教学设想:“试一试”把两个多位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含有两点内容:改写成“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求近似数。教学中要求学生先求近似数,再改写。像这样的任务在练习里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相当多。教学应帮助学生明白这种任务里的两个操作点,一是用四舍五入法求多位数的近似数(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都改写成0),得到多位数大约是多少万或多少亿;二是把得到的近似数(整万数、整亿数),改写成“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叶兵(2017/3/2 14:54:44)

习题教学思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练习四第9题给出五个万以内的数(三位数或四位数),要求“省略(各个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设计这道题有两个意图,一是让学生知道较小数也有近似数,也可以求近似数。二是认识“尾数”,识别“尾数的前一位”,按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正确地使用四舍五入法。第10题在9□875≈10万、39□0000000≈39亿的□里填数,显然前一题是“五入”,□里可以是5、6、7、8、9(5或比5大的数),后一题是“四舍”,□里可以是1、2、3、4(4或比4小的数),学生在填数的思考中,能更好地体验四舍五入法。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叶兵(2017/3/3 14:02:28)

教后反思:要充分引导学生区分几个概念:1、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2、将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近似数;3、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这几种类型的题目需要对比起来讲,引导学生去探究,才会加深印象,提高正确率。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叶建树(2017/3/17 18:35:46)

教学设想:例6,让学生读一读资料内容。在上面的内容中,2409所和2650个都表示到个位,是实际的精确数。而220万人和1902万件这两个数都是大约多少的数,实际的人数和件数不可能正好多少万,所以它是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像这样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例7。了解例题内容,让学生自己读出表里的数,再指名说说男性和女性人数各有多少。引导:我们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出38万和39万,(出示直线图)交流:你大约在哪两个位置描出表示这两个数的点? 说明:像这样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说明:“四舍五入”法就是求近似数时,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是几,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就在前一位上加1,尾数也都改写成0。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叶建树(2017/3/17 18:36:21)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倪波(2017/3/17 18:38:18)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生活中有些事务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来表示,初步认识近似数,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探索求近似数的基本方法。学好本课,一方面为学好求积的近似值、商的近似值以及除法试商等内容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另一方面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倪波(2017/3/17 18:40:18)

教学反思: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公安机关备案号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028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