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集体备课 > 2020年秋学期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七)

2020年秋学期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七)

2020年10月26日 16:41:58 访问量:980

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   间

10月26日下午

地点

二楼办公室

主 持 人

李慧文

主备教师

李慧文

记录人

顾爱峰

参与人员

李慧文、顾爱峰

此后一周教学内容

《夏天里的成长》《盼》

本次集体备课内容

《盼》

上周教学反思

顾爱峰:

《桥》一课的学习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学习文中描写老汉的部分,就有四读:一读,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句子;二读,在学生汇报并初步体会后,自由练读句子,试着把自己感受到的读出来,熟读句子;三读,展示读,老师及时进行评价。四读,师引读句子,在读中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受,走进老汉的心理,在读中激起学生对老汉崇高的敬意。

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课文内容之后,我还注意从表达方法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借助课后思考第3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评价,让学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指导学生从课文结构的安排、句式特点、语言描写等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李慧文:

教《穷人》一课,首先立足于“小说”,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三方面,展开对小说的教学。先提取信息,再深入理解,接着欣赏人物,最后批判质疑。学生们细读之后,提出了不少有质量的问题。聚焦“桑娜家有五个孩子,本来生活就穷困,凭什么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引导学生再一次走进文本,在静静的阅读中用心思考,得出三个答案:勤劳、乐观、善良。

其次,把功夫用在“写”上。练笔一是课文后的习题,让学生写一写沉默吕桑娜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练笔二,则是续写课文,联系具体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这一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同写,更重视发挥班级写作高手的榜样作用,及时展示,适当点评,让其他同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并对自己写的两段话做修改,课后誊写到小作本上。通过全员参与,得力引领,语文课堂效率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主备教师发言

教材分析:

《盼》选自著名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课文内容很好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新雨衣”为线索,围绕一个“盼”字,展开叙述,并详细描写了盼下雨、盼外出、盼雨停等事件。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喜欢,开始盼着下雨,穿雨衣。主要通过描写“我”的心理和动作,表现“我”对雨衣的喜爱和盼望下雨的心情。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写“我”好不容易等来下雨,却没能如愿穿上雨衣。作者抓住了“我”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细致刻画了“我”对穿上雨衣的期盼。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写第二天下雨,“我”如愿穿上雨衣。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出愿望实现的喜悦和兴奋。

课后题也紧扣语文要素设计,第一题突出中心意思“盼”,第二题学习在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的基础上,怎样将重要部分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

“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 

2.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

(板书:16.盼)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著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 

1.认读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

(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

(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

(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送“我”新雨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盼望下雨。 

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写尽管下雨还是未能如愿。

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雨衣。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理

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2.分角色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分,体会这两个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

3.你自己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好,读给同桌听一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简单说说文中的蕾蕾盼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导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第一部分

1. 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板书:妈妈送我新雨衣) 

2. 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新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   

3.“你疯啦?”说明什么?

(二)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板书: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三)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从全段来看,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   

(板书: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 

2.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2)我为什么这么兴奋?

(3)填空后,体会作者的心情。

(4)“我”把雨打玻璃窗说成“敲着鼓点”可以看出什么?

(5)“我”为什么盼着雨停下来?

(四)第四部分

1. “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是因为什么?

2. “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

3. “小心翼翼”是因为什么?

4. 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你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

(板书: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

三、整体回顾,体会写法

(一)出示问题

1.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 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二)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1. 学生汇报第一题,教师指导:课文通过以下事例来写出我的“盼”

(1)晴天穿雨衣,热了一身汗。

(2)“我”每天盼着变天。

(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新雨衣。

(4)“我”盼着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5)看见雨点落在许多马路、小杨树上的样子想象出雨点落在新雨衣上的样子。

2. 学生汇报第二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

(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四、畅谈收获,课后练笔

1.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3.课后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意思中选一个,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话。

(板书: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作业设计:

完成写话。

板书设计:

16.盼

妈妈送我新雨衣

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

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

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顾爱峰:

首先,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并学会探究文本,从简简单单的文字里感受“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语句中蕴含的“我”的情感,引导学生明白:写人记事类文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感情很重要。

其次,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文章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从而成功地重塑作者笔下那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李慧文:

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我”的情感的语句。引导思考:文章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望下雨穿新雨衣、如愿以偿穿上新雨衣?共几件事?详写了那件事?它们具体表达了“我”怎样的心理?特别要让学生明白,写人记事类文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情感很重要,抓住人物细节描写才能体现人物特点。

通过多种读书方式,让学生投入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我”因雨衣而产生的渴盼、急迫、无奈、快乐的心情。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加深对阅读过程的理解。

 

 

 

编辑:李慧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公安机关备案号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028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