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集体备课 > 2018秋学期五语集体备课(十)

2018秋学期五语集体备课(十)

2018年11月26日 08:11:24 访问量:909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了解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感悟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

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所左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看看谈迁是怎样战胜厄运,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谈迁的信念是什么?(立志要编写

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板书:立志编书)

谈迁遭受了怎样的厄运?(原稿《国榷》被小偷偷走了,而且下

落不明)

过渡:为什么一部书稿的遗失就被称之为是“厄运”呢?

(这部书稿来之不易)

二、精读“家贫著书”部分,感悟信念

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句中能让我们感受到这部书来之不易?

提示:先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时间两分钟,然后小组交流,做好汇报准备,时间3分钟。

1.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2.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3.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补充资料:谈迁自幼家贫,靠替人抄写、代笔来维持生活。当时,相关的史书只有富贵人家才有,于是谈迁经常忍受屈辱上门求借,珍贵的书籍不肯借,就当场掏出纸笔抄录,这其间没少受到别人的嘲笑和驱赶。

总结:家境如此贫寒,编书如此艰辛,谈迁竟然完成了这样一部鸿篇巨制,他靠的是什么?(信念的力量)

当我们读到此处,可以想象到这部书在谈迁眼里简直就是——

(他的生命,命根子,一生的心血……)

然而就在一夜之间,这部书稿不翼而飞,下落不明,这个消息对于谈迁来说,那简直就是:——厄运

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谈迁仰望苍天,他长叹一声“吾力殚矣!”他说:老天呀,我已经没有精力了!

谈迁就这样沉沦下去了吗?(没有)

是的,他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有一天他站起来了:

“吾手尚在,宁已乎”。意思是:我的一双手还在,怎么能停止呢?怎么能就此罢休呢?请同学们齐声读“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是什么力量使他重新站起来了?信念的力量。

(板书:有信念就有希望)

三、品读“从头再来”部分,成就信念

过渡:从头撰写,意味着谈迁又将重新经历编书的艰辛。

默读课文第三段,边读边想象谈迁再写《国榷》的艰辛。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画面:四处寻访图,终日奔波图,奋笔疾书图,读着这些语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时间三分钟,然后小组交流,做好汇报准备,时间5分钟。

小组汇报

配乐文改诗。

是啊,就这样谈迁奔波了一天又一天,写了一年又一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走进新编的《国榷》。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谈迁名垂青史,原因何在?

(明史巨著《国榷》  谈迁具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难怪作者蒋光宇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让我们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 总结提升

    1.目标检测

    读完谈迁的故事,相信大家对文末这段话有了自己更深的理解,请大家用一两句话写出你的理解作为你的座右铭。

  1. 播放歌曲《从头再来》,共勉。

     

    板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立志编书

     

     

    有信念就有希望

编辑:卢月红
评论区
卢月红(2018/12/11 8:20:32)

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前后两次撰写明史《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文章意在通过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学生传递:信念能够让我们永远心怀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们成功。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卢月红(2018/12/11 8:22:12)

教学建议:
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理解全文我主要抓两个关键的突破口:其一,《国榷》被偷为什么对谈迁来说是“厄运”?其二,谈迁是如何坚持他的信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紧扣“信念”一词,以“信念”领衔,让“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不断跃然学生脑海,在读悟、想象谈迁经历的千辛万苦中,体会到信念支撑的力量。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卢月红(2018/12/11 10:25:30)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两大任务,一条主线(有信念就会有希望),设计了学生活动。两个任务顺利完成,学生无论是精读“家贫著书”部分还是品读“从头再来”部分,都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对第四段的理解水到渠成。
刘欢的《从头再来》,听过无数次,感动过无数次,我想原因是我听出了歌词的含义,今天给学生播放作为结课,感觉学生没有我那么激动。如果让学生能一边看到歌词,一边听,我想效果会好一些。

回复 支持[0] 反对[0]
沙云慧(2018/12/28 10:42:16)

教学反思:
对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够好。我是看着表上课,时间当然知道。在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时,我还未总结课文,还在让学生们读,结果下课铃响了,匆匆地总结,没有收到好的效果。这也为我提了一个醒,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时间不够了,可以随机应变地删掉一些环节,一定要留出时间对课文进行总结,否则这一课难以做到精彩的收尾。

回复 支持[0] 反对[0]
沙云慧(2018/12/28 10:43:43)

教学建议:
本篇课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如“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翔实可信”“家境贫寒”“流传千古”“鸿篇巨制”“家徒四壁”等。这些四字词语概括性强,包含的信息量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积累这些词语,这有利于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促进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公安机关备案号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028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