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集体备课 > 2020年秋学期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三)

2020年秋学期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三)

2020年09月14日 17:09:06 访问量:1049

集体备课记录表

 

  

914日下午

地点

二楼办公室

 

主 持 人

李慧文

主备教师

李慧文

记录人

顾爱峰

 

参与人员

李慧文、顾爱峰

 

此后一周教学内容

《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

 

本次集体备课内容

开国大典》

 

上周教学反思

 

顾爱峰:

通过学习《七律长征》这首诗歌我感受到,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还是兴趣不太浓厚,诗歌的理解只是看一些参考书机械地背诵,对于诗歌的内容不是真的理解,真正的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没有和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从学生平淡的诵读中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从自身找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李慧文:

   《狼牙山五壮士》的课堂教学比较顺利。我让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很顺利地说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让学生说出事情发展的起因和结果,学生很顺利地说出来这样在教学第25自然段时学生能轻松地归纳出小标题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整堂课下来,课堂教学线索很明朗,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边默读边画出自己感动的语句并在书旁适当批注。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语句努力读出感情。再通过全班交流与教师点拨明确这些语句所体现的五壮士的伟大精神,配合观察插图,进行说话训练,之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主备教师发言

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10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4.学习点面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背景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揭示课题,板书:开国大典,指导书写字。    

2.解释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记叙了哪些场面?  

2.学生交流归纳。   

(三)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1.默读课文5——10自然段,看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2.交流感受。    

3.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引导深入研读: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4.根据学生感悟灵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一: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引导学生抓住排山倒海一齐等词语体会群众的热情及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    

语段二: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引出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引导学生抓住一齐欢呼一起欢跃等词语体会人民的激动之情,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3)指导感情朗读,背诵。    

语段三: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引导学生抓住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体会人民群众的心情。     

2)感受人们肃然起敬的原因,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写话,交流,体会情感,抒发心声。     

4)感情朗读。   

(四)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三个部分,进一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3.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1.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小结。    

2.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重点研读    

1.学生默读典礼之前会场布置、群众进场,典礼之后阅兵式群众游行的段落,进一步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    

2.交流学习体会:    

板块一:会场布置、群众进场。     

1)指名分节读课文第1—4自然段,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2)引出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体会参加人数多、会场布置隆重、群众热情高涨。     

3)随机学习重点句。       

句子一: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句子二: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这说明了什么?)

4)感受热情,指导朗读。    

板块二:阅兵式。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句子三: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①重点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交流相关句子。      

②播放视频:1949年阅兵盛况,感受场面。      

③感情朗读,再现万众欢腾的场面。    

板块三:群众游行。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句子四: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     

想象画面,体会人民的幸福心情。     

感情朗读,感受情感。   

(三)课堂小结,回顾全文。   

(四)迁移运用,学写场面。
作业设计:

    简要复述开国大典的过程,注意有条理。

板书设计:

7 开国大典

群众进场

举行典礼   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

阅兵式中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群众游行


 

 

 

 

 

李慧文:

开国大典距今年代已远,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先初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然后通过重点段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再抓住部分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最后总结全文,回归整体。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入情景,深化体验。这样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顾爱峰:

导入时,可以播放歌曲《绣红旗》,然后讲解歌曲中革命先辈们在狱中绣红旗庆祝新中国成立的情景,最后过渡到新中国成立和开国大典这一事件。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课题后产生的疑问,最后让他们带着心中的疑问,结合自学的生字新词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待学生初读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几个问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讲了几部分内容?并完成填空。

李慧文:

采用启发式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件让学生亲近文本;梳理一下文章的结构,理清课文的顺序,通过一定的训练,能够锻炼孩子的概括能力,真实地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过程。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以此达到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 

顾爱峰:

“点面结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可以从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场面,想象场面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从情感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件)课文描写了一些什么场景,你对哪些场景的印象最深,从这些场景中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批注)也就是从谈话、朗读、思考、体会这四个学生的认知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重点谈一谈什么场景的印象深,读一读描写场景的段落,想一想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这场景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抓重点分析:引读第5至7自然段,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以及与词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指名朗读,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的问题。体会场面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编辑:李慧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公安机关备案号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028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