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集体备课 > 2019秋六上语文集体备课(十)

2019秋六上语文集体备课(十)

2019年11月18日 14:04:09 访问量:1198

集体备课记录表

   

1118 

地点

二楼办公室

  

沙云慧

主备教师

卢月红

记录人

沙云慧

参与人员

沙云慧、卢月红

此后一周教学内容

《三黑和土地》《语文园地》《文言文两则》

本次集体备课内容

《文言文两则》之《伯牙鼓琴》

周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古诗的内容,去想象诗歌的画面,走入诗歌的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感情。 

古诗的教学中,要注意突显朗读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引读、范读、听课文录音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悟诗中情感。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执教本课时,先用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图片,使学生初步感受地球的可爱。紧接让学生接龙读课文后再谈谈对地球的了解又增加了哪些。其次引用宇航员的话引出可爱,让学生围绕可爱一词从文中找出描写地球可爱的语句或段落,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谈体会等。然后同多课件和深入读文,感受地球是易碎的。最后引导学生写环保宣传语激发学生保护地球情感。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

课前,先板书出示“老”字,请同学们来说说“老”的意思,然后自己有叫了在《说文解字》种这个字的意思,再引出“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板书,让学生感受了形老,为下文的神不老奠定了基础,这个引入比较巧妙。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故在学习时,整个课堂以大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来统领,整节课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先找找课文中描写青山的语段,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15年如一日的植树中,老人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理解这一句时,我先与学生算了一笔帐,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3700亩林网,足足有48100间我们的教室。从直观上让理解了老人的不老的奇迹。然后再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层层深入。

 

主备教师发言

教材分析:

《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只有百余字。 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的纯真友情。 

教学目标:

1.读准“弦”“若”“哉”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注意“善”“巍巍”“汤汤”“曰”等逻辑重音,感受故事中人物前后情感的巨大变化。

2.借助注释、资料,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初步了解古文特点,学会诵读古文,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

4.通过诵读了解伯牙、子期因为音乐而成为知音的故事,感受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把握朗读的停顿,感悟课文前后截然不同的情感.

2.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难点:

1.感悟课文前半部分得到知音的兴奋心情和后半部分失去知音的悲痛欲绝。

2.通过诵读了解伯牙、子期共同的爱好,感悟艺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

(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这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就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高山流水》,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有一个传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古文,讲述的就是这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故事,谁来读读这个课题。《伯牙鼓琴》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解读一篇文章是从解读他的题目开始的。“鼓琴”什么意思?(弹琴)“伯牙鼓琴”呢?

伯牙是谁?你了解他吗?(一个琴师,叫俞伯牙,是春秋时代人)

你知道吗?伯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琴师,他能弹琴,会作曲,换做现在就是个创作型歌手。相传,伯牙弹琴的时候连马都不吃草了,也抬起头来倾听。可见他的技艺高超,所以当时的人们称他为琴仙。这样一个在当时誉满天下的音乐家,为什么却要绝弦呢?

(二)吟诵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翻开课文,按照自己的感觉至少读三遍,努力把它读正确。(自由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师巡视)

一读就能明白,课文讲述的是谁?(伯牙和子期)

抓住了这两个人物,我们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毕竟是古文啊,你们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或者要提醒大家注意?

预设: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有些语言,我们是因为不理解才觉得它难读,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里的是什么意思?(再)

    古文中的有些字眼确实不太好懂,没有注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

    那么以为呢?(认为)呢(值得)

    理解了之后,我相信能读得更好。(生读)

    真有古文的味道。还有哪个句子比较难读?

方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这个是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在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不信我们来找个同学读读。(课件出示)(生读)

伯牙/鼓琴,锺钟子期听之。方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我们一起来读读,注意读好 后边的停顿。(齐读)

    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古文读下来?(课件出示)(生读)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古文的诵读,讲究韵味,声断而气不绝,慢一点。(生齐读)

二、高山流水明知音

    1伯牙/鼓琴,锺钟子期听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伯牙在弹琴,锺子期听他弹)

    一个鼓琴,一个爱听他鼓琴。可见,伯牙的琴技如何?(很善于鼓琴)一个善于鼓琴,另一个就善于(听弹琴)

    2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之。

    我们能从文中哪些句子形象的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又真的善听呢

方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

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在鼓什么?钟子期又听出了什么呢?怎么理解?(提醒可借助注释)

    注意到没有,他在理解这两句话的时候,有注释的就借助注释,没注释的就联系着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来补充,这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

    这两个句子中的善哉什么意思?

    谁来读一读,看能不能把这种由衷赞叹的感觉读出来。(注意:善哉和乎这个语气词连在一起来读,字后边一延长)

    读的真棒!好像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我觉得你不仅善哉乎读得好!你这个巍巍乎汤汤乎也读得真好啊!当你读着这个巍巍乎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怎样的画面?

    巍峨高耸的泰山,请你再读,读出这种画面来。

    第二句谁来读?

    这里的流水指什么?(大江、大河)在古诗文中,只要没有点明,指的就是长江,指的就是黄河。

    说到长江黄河,你又想到了哪些词或诗句呢?(气势磅礴、波涛滚滚、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汹涌澎湃)

    要表现长江黄河的气势磅礴,得把每一个字音拉长一点,再试(生读,齐读)

    正是这样磅礴雄伟的泰山,正是这样汹涌澎湃的流水,一起读。

(出示句子)方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好一个善弹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我想问问,钟子期说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说的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吧?

    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

生:它也说出了伯牙的心声。

生:它不仅说出了伯牙的琴声,还道出了伯牙的志向和胸怀。

师:你可真了不起!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志)(板书:志)

生:钟子期不仅听出了伯牙的琴声,还听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志向和胸怀。

师:什么样的志向?什么样的胸怀?

生:像泰山一样屹立在人间的志向,像江河一样心胸宽广、能撑万里船的胸怀。师:原来钟子期不仅在说琴声,也说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出示)

巍巍泰山一般的志向,汤汤流水一样的胸怀。齐读

    老师课前去查过资料,我发现好多古书上都说到伯牙琴艺妙绝天下!许多人都以听到他的琴声为荣幸,他们也都能感受到伯牙琴声的美妙,但是伯牙寄托在琴声中的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怀他们能得之吗?

    唯有谁能得之?

    所以,伯牙无论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懂。听得懂伯牙借琴声所想的景物、听得懂伯牙借琴声所寄托的心情、听得懂伯牙借琴声所表明的志向。这两个人之间的默契,用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讲就是——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是啊,只有这样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只有这样知志、又知心的人,才可以叫做——知音。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了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终于等到第二年的中秋,当伯牙兴致满满地赶来与子期相会,只可惜天意弄人啊!(背景音乐《伯牙悼子期》)伯牙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天地之间也为伯牙的痛失知音而黯然失色啊!

(出示:锺子期/,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从此还有人能知我之志吗?还有人能知我之心吗? 

    子期已逝,知音不再,知音难觅啊! 一起读!

(出示:锺子期/,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师:伯牙绝弦,那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这真是一曲肝肠断,天涯无处觅知音啊! (生再次齐读) 千古传唱怀知音

四、千古传唱怀知音

师:同学们,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才使得这个故事更加荡气回肠。从此,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传诵着它!课文后边有个资料袋,就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学生阅读资料)

师:同学们,伯牙和子期,这知音的故事感动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渴望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的中国人。就在故事发生300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出示)——一齐读!

生:(齐读)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师:时间在流逝,500多年过去了,秦朝的《吕氏春秋》依然为我们呈现了这对知音相遇时那最美好的瞬间(出示)——男生一起读!

男生:(齐读)方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师: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1000多年后的唐代,人们在古诗中也都为那伯牙的破琴绝弦叹息不已(出示)——女生一起读!

女生:(齐读)锺子期/,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师: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1400多年后的宋朝,人们也用古诗传诵着这个千古佳话(出示全文)读!

师:2500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班的孩子也在无限神往地传诵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能背的背,不能背的就捧着书朗诵。 

(生集体激情朗读、背诵)

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你就可以称他是你的——知音。

师:(再次板书知音”)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将怀抱着愿望,在生命中寻寻觅觅着我们的——知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六、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俞伯牙

知音

锺子期

 

 

 

 

 

沙:

    读文是初解文意的基础。教师通过示范指导,自由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层层推进,扎实训练,不仅让学生能流畅地读文言文,还能让学生感悟文中每一句话中前后一一对应的特点,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

卢: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对话的过程。《伯牙鼓琴》就是从“伯牙、子期”超越了地位、国籍而成知音,就是因为音乐艺术的魅力。解题时从人物的介绍来让学生感悟艺术的魅力。

 

沙:

通过补充资料、教师渲染等手段,让学生走进伯牙内心,体会痛失知音之情。通过历朝历代关于知音的名句积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影响力,体会知音难觅。在此基础上,领悟课文的主题思想就很容易了。

 

卢:

高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知识及方法的积累,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便于学生释放已知,解决疑难,获得更多的新知。呈现组内“不能理解的问题”环节,通过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词句的意思便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刚才探究的成果解释全文的内容,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编辑:卢月红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公安机关备案号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028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